澳门新葡亰_任你博-娱乐官网

图片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国家三甲医院
新闻中心

赵鸿雁·刀尖上的医者

大庆日报 2020-02-05

每天最多睡4个小时,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危险的血液穿刺她推开众人自己操作

行走在刀尖上的医者赵鸿雁

 

病毒蔓延的速度再快,也快过不过爱和希望。我们向光前行,春天终究会来。
本期记者采访了油田总医院ICU副主任赵鸿雁。她一直坚守在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市第二医院,是专家级成员。
每天行走在刀尖上的她,都经历了哪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谎言

今天我是4点到8点的班,凌晨不到3点钟我就起来了,要提前一个小时进去,穿衣服,了解病情。交班后要交待病情,脱隔离服,洗完澡后才能出来。
2月4日11时05分,我拨通赵鸿雁的电话,她刚刚回到宿舍,说话的声音很低,她怕耽误隔壁的同事休息。放在床头的早餐早就凉了,同屋护士劝她再等等,午饭快来了。

图片

回到宿舍,赵鸿雁(右一)匆忙吃了口饭


在ICU病房,每个班原则上4个小时,6个班轮流倒。可是,从1月31日进驻到病房,每个人每天能睡上4个小时的觉就算是很好的休息了。因为要相互交待病情,还要商讨下一步治疗方案。即使躺在床上也是辗转反侧,脑子里都是病情。
每天回到宿舍,赵鸿雁首先把手机拿出来,更新一下新闻,她生怕落下哪条重要的任你博:疫情的消息。紧接着,会给妈妈和女儿发条信息,想着怎样能蒙混过关,不让他们知道自己在一线抢救的消息。
我和爱人都在医院工作,一个妹妹在徐州,大庆就我一个孩子。爸爸是阿尔兹海默症,需要我妈照顾。我妈要是知道我在这,一着急上火,免疫力就低,她再一病倒,家里就真乱了。
我妈好骗,女儿不好骗。女儿在国外读书,天天发消息问我怎么样,我告诉她一切如常,家里都很好,医院里目前没有接到这样的患者。
为了能让女儿相信自己说的话,赵鸿雁让丈夫赶紧把吃光饭菜的盘子和碗照一下发给她,然后她发给女儿:“你看你爹,把饭都吃没了,这些天他巨能吃,开春能卖了。
后来瞒不住了,要跟我视频,我告诉她,科里接了一个比较重的患者,我在医院隔离呢。
为了谎言不被识破,赵鸿雁每天要和老公通气,统一口径。

图片

每天都要保证谎言不被识破


命令

      家人的担心不是没有原因的。几个月前,赵鸿雁刚刚做完乳腺肿物切除手术,又患有糖尿病,感染的风险也就更高。朋友们劝她不要往前冲了。
      这个时候谁不知道有危险?我是一名党员,在科里年龄又最大,经验相对还能多点。我如果不上,让弟弟妹妹往前冲,我就不要当大夫了。
      临行前,院长找到赵鸿雁,义正言辞地说:“赵鸿雁,给你个命令,把你自己和我所有的孩子照顾好,把我所有的兵一个不落地给我带回来。”院长的这句话每天都回响在赵鸿雁的耳畔。
两名危重患者的病情每天都在变化,这一周是决定生死命运的一周,一秒都不敢放松。
      两天前,接班时,一名患者无尿,感染指标进行性升高,血小板开始下降,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非常危重,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血液净化的处置。可是血液净化穿刺要用大口径针管,而且穿刺过程中要防止血液喷溅。呼吸飞沫、粪便都能传染,何况是血液?
      在隔离病房里,每名医护人员都穿着三层隔离服,戴着两层防护口罩,双层手套,面罩里都是雾气,眼前一片模糊。平时并不算特别高难的穿刺,在此刻变得难上加难。如果不做,患者又危险重重。赵鸿雁让其他医护人员靠后,她亲自上前操作。凭借经验,一次成功!

图片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刻不敢放松


期许

       隔离病房里的危重患者,上着呼吸机,血液净化仪,插着鼻饲管,用着好几组治疗的药物,医护人员不仅要时刻监测各项数据,还要定时给患者翻身、灌肠、通便、吸痰……每一项操作都很危险,都是和患者体液,血液,飞沫直接接触。
      进到里面,就是不停地走,没有喘气的时候,一个班下来脚后跟疼得厉害,没有一个人隔离服不是湿的。有时情况紧急,处置时着急,动作大了,手套会破。破了在里面不可能全部摘掉,消毒后再戴一层。至于风险,在救人面前想不了那么多了。在这里的患者,都是家庭式传染,如果有一个没了,对于整个家庭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8天后我们将会被隔离,因为我们无法保证自己是好的。
      赵鸿雁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我问她是否可以给她拍照,她一连说了3个“千万别来”!
      不管谁同意,我们都不会同意!不要再人为增加无谓的风险了。我们来,是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必须来!你们可以不用的,一定听我的话,不要来。对这个病毒,这个病,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了解得太少了……
赵鸿雁说,每天接班走进病房,她最希望听到的消息是:今天的各项指标比昨天要好。为了这个消息,他们睁眼闭眼,哪怕在梦里都在想: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还能再做些什么?
      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总是更快,我们向光前行,春天终究会来……
      这是赵鸿雁的期许,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期许?

本报记者 沈艳茹

 


监制:王菲

编辑:红军 邵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