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亰_任你博-娱乐官网

图片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国家三甲医院
新闻中心

学身边典型 扬行业新风

油田总医院“基础服务年”活动先进个人风采展(二)
黎辉:做心脏患者的守护神
    他开创了多项大庆医学历史:第一位内科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位赴美国留学的学者;第一位全国一流心脏导管室主持人。
   他拥有多项头衔的人:大庆心血管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学会黑龙江省分会委员、北美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协会会员、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兼职教授、大庆市政协常委。
   他就是油田总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黎辉、心脏疾病诊疗部主任。
心脏疾病救命胜过救火,必须分秒必争。多年来,黎辉和同事们都是过着几近战争状态的生活。无论是下班后刚刚端过妻子递来的热饭,还是夜半睡意正酣;无论是节日家人团圆举杯同庆,还是朔风飞扬阴云密布,只要是医院打来一个电话,他就立刻赶到医院,有数以万计的生命在他的抢救中得以复苏和延续,有数以万计的家庭因他的辛勤工作而得以幸福欢乐。
   在抢救患者生命的过程中,黎辉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甚至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一次,为病人做射频消溶治疗,他从上午八点一直工作到晚八点。在X射线的照射下,穿着十多斤重的铅衣工作了十二小时,被照射时间长达186分钟!走下手术台时,他感觉到关节酸痛。在同事的劝说下,他来到检验科采血化验,发现体内白细胞已下降到了三千左右个单位,比正常人低了一千左右个单位!这是长时间被X射线照射的结果。
   大庆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黎辉一直在冥思苦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的危害,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准备,他主持建立起了“24小时心脏急救治疗小组”。在大庆地区,一旦心脏疾病发生,只要拨通“应急电话”,急救组的相关医护人员便会迅速就位,在病人送达医院半小时内便可圆满完成应急治疗!这在国内绝无仅有,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难以做到的。
   降低医疗费用是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心内科创造了全国抗菌素用量最低的纪录,凡是在心内科住过的患者,能够实现90%以上的病人实行零抗菌素使用,既避免了医源性疾病的产生,也避免了由于药物副作用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
   黎辉变一诊一病模式为终生治疗的诊疗模式。只要患者有一次在心内科诊治过疾病,医生就会做好跟踪和随访以及患者档案建立工作,一直到患者生命终结都要提供医疗服务。对于介入治疗的患者,黎辉带领同事们专门研发了管理软件,把术中整个全过程直接刻录成光盘并且结合这类疾病的发病机理,术后的饮食控制和自我了解,使得病人出院后通过光盘能够更系统地了解自己疾病的状况和相关知识。这在全国首开先河。目前,他们已经把这种做法以及软件的版权转让给了国内6家非常知名的医院。
   俗话讲:十年磨一剑,黎辉和他的团队也经历了十年的磨练,现如今在心内疾病治疗上获得了超前的突破,心内科被评定为国家药理试验基地,在心脏介入治疗方面,无论是完成病例数,还是治疗质量,心内科均居黑龙江省前列。先后完成的“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冠脉造影术及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冠脉内溶栓术”,“肺动脉瓣扩张成形术”,“冠脉内血管支架术”等九项新技术,填补了大庆地区心脏病诊疗技术的空白。同时创造了心肌梗死的病人3天出院的纪录,比平均水平2周大大缩短。截至2006年10月底,心内科已经完成心脏介入手术500例,比去年全年介入例数还高出70余例。
 祝沪军:医患和谐暖人心
   祝沪军,油田总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知名的医学专家。
   从医多年来,他先后参加、开展心胸外科手术4300余例,救治重危、疑难患者600余例,参加完成市局级科研、新技术推广应用课题20余项,分别在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在5部国家级医学专著中发表论文7篇;《自制双术台瓣膜式手动负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临床应用》获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应用三等奖,有10余项科研及新技术应用分别荣获省、市、局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胸骨T型微创切口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心脏疾病的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等多项优势技术在国内心胸外科界创立出“心胸外科微创治疗‘大庆品牌’”,为医院赢得了美誉。
   真情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在“基础服务年”活动中,他带领医务人员重点在推进规范化服务标准和落实医患沟通制度方面下功夫,通过推行以“医患知情同意书”、“患者健康宣教书”、“患者自主选药表”为模式的规范化医患沟通制度,及时把患者想知道、医生想传递的信息告知患者,努力维护好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减少医务人员的诊疗风险,促进医患和谐。自推行“两书一表”制度以来,科室文明服务不断走向规范化。医护人员对待患者达到了“六心”,即精心、仁心、热心、细心、尽心、诚心。护理过程做到“八化”,即导诊宣教情感化;基础护理灵活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心理护理个体化;爱心活动日常化;健康教育制度化;护理工作连贯化;陪护帮教实用化等。
   有道是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74岁的肺癌患者张大爷因手术后咳痰反射差出现肺内、胸腔感染,病情危重,抢救费用较大,患者家属一时难以接受,对治疗方案有些质疑。祝沪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经治医生共同做老人的思想工作,拿出与患者家属术前签订的沟通记录和手术知情同意、诊疗程序记录,上面详细写明了医生的术前交待:患者因患脑梗塞导致“球麻痹”,术后可能出现肺内感染的并发症,以及医生将要采取的治疗方案。对此患者及家属事先知情并表示了同意,且目前治疗对症,经过医生的认真治疗,患者很快康复了。患者家属由不理解、怨恨医生,转变为发自内心的由衷感激,出院时不仅未发生纠纷,还为当初的行为向医生表示了歉意,并说:“祝主任带出的兵就是行,在这里住院我们心里踏实”。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为了确保心胸外科的地区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祝沪军根据科里的实际情况,本着“梯队分工,有序培养,自觉成才,优势互补”的方略,进一步强化人才的立体化培养模式,通过技术梯队建设,心胸外科呈现出个个钻研技术、人人有绝活的良好局面,2006年病区收治病人750多例,完成剖胸手术300多例,抢救重危病人100余例,抢救成功率达97%。改良“隧道式”胃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应用的研究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甄莹:上善若水释医德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开花,随时播种……”这正是油田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甄莹从事医务工作26年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医生,甄莹的岗位在病区,她为守护病人、关爱病人倾注了无尽的爱和心血。
    在医疗工作中,甄莹以一个医学专家的水平,一个合格医生的责任,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患者自然而然地也把她当成了亲人。去年8月的一天,科室收治了一名急性会厌炎的患者,因为家里生活困难,不得不从同乡那里高价格抬来钱看病住院。甄主任通过查房了解到这种情况,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病人的卫生材料费及药费,并自己掏钱为患者解决生活费、购买营养品,还把自己的食堂饭卡送给病人,并且告诉患者及时补充营养,身体才能恢复更快一些,患者康复出院时,紧紧握着她的手不忍离开,含着眼泪说:主任啊,您虽不是我的亲人,可比亲人对我还好!在这里住院比在家里还温暖!
   八小时以外,只要患者需要治疗,需要抢救,不管是盛夏酷暑,还是风雨交加,她都会准时出现在患者面前。今年5月的一天,甄主任下班路过急诊室,发现一位刚送来的幼儿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当了解到患儿气管有异物堵塞时,必须马上送手术室抢救!她二话没说,立即护送患儿直奔手术室,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顺利地取出了患儿误吸的芸豆,孩子脱险了,当其父母从医生手里接过活蹦乱跳的孩子时,甄主任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向家里走去。
   咽喉要道自古是死生之地。选择耳鼻喉科的甄莹,深知这一重要性。精益求精的她从未放弃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她深爱着的耳鼻喉专业上,她认真刻苦的钻研专业知识和技术,在医学发展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求索。
她主持开展的“鼻窦人窥镜微创治疗技术”、“鼾症的微创治疗”、“食道与气管内异物的安全取出”、“保留喉功能的喉癌手术治疗”等耳鼻喉尖端技术10多项,获得了市局以上科技进步奖。她率先在黑龙江省成功开展了保留喉功能的喉癌手术,患者经8—9个月随访,目前患者全身状况良好,大部分提高了生存率,为重多的患者摆脱了病痛,使我院成为继北京、天津等全国大医院之后又一个能开展此项手术的医院。她首先开展的“鼾症的微创治疗”取得飞跃性的进展,经她治疗的1000余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连最难“啃”的“经单鼻孔微创伤切除垂体腺瘤”技术也得到很好的发展,现在患者不必承受开颅之苦就可以解决病痛,体现了“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等显著优势,使我院耳鼻喉学科建设跨上了新台阶。
孙建男:影像博士的爱
    孙建男,大庆油田总医院CT室主任,省内第一位影像医学博士。在肾脏CT灌注成像临床应用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开展的64排CT心脏冠脉成像以无创、方便等优点受到患者的好评,被授予全国优秀中青年影像医生。
    天道酬勤,作为科室主任,孙建男在科研方面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为了成功开展经皮穿刺肺部病变活检技术,他买来不同硬度的皮冻,用穿刺针反复穿刺皮冻,因为皮冻半透明,可以观察到针尖皮冻中的位置,以及切割取材时的情况,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出针体穿刺后再旋转360度逐原切割法,确保了每次取材的成功,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几年来他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膝关节双重造影扫描,盆腔双重造影扫描等检查,使CT室介入诊断治疗蓬勃开展起来,填补了我院CT介入的空白。全年已做心脏冠脉CT成像检查一千多人,居省内第一。他主持的科研题目“膝关节双重检查”获黑龙江省新科技成果三等奖,撰写论著2部,十余篇论文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交流。
    随着患者的日益增多,工作量不断加大,为了方便患者,他不断优化检查流程,做到CT检查随来随做。他带领科室人员成立了CT心脏检查绿色通道,24小时随叫随到,随时为患者进行急诊CT冠状动脉检查,使许多心脏病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救治。目前作为心脏疾病无创检查首选,CT冠状动脉成像成为冠状动脉造影外诊断冠心病又一“金标准”。
   他把精医重德作为座右铭。在一次随访病历时,他得知一位患有早期肺癌的中年妇女放弃就医,却花很多钱采用迷信方法治病时,他就不厌其烦地打电话解释,甚至乘公共汽车到杏树岗乡病人家里做工作,终于做通了病人的思想工作。一位农村青年因检查出患有神经源性肿瘤后有了轻生的想法,他得知后主动做病人的思想工作,看护患者并给他买来午饭,同时多方联系相关科室及时为他救治,手术后又给病人捐款捐物,患者亲属非常感动,送来礼金,他说什么也不收,只留下了一面锦旗——“医德高尚”。
乔良:甘做乳腺病患者通往健康的“桥梁”
   在油田总医院乳腺病门诊有这样一位受患者欢迎的好医生,他把为患者提供方便,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作为自己的行医准则,他就是为乳腺病患者架起美丽与健康的“桥梁”乳腺病门诊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乔良。
做医生,责任心是关键。乔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处处为病人着想,为病人留意,做病人的贴心人。
为了方便患者看病,他取消了外科手术预约制,患者随来随做,尽量一次为患者解决病情。为了给这些平时不能来医院看病的患者提供方便,他主动牺牲个人休息的时间,周六也正常开诊。
   对病人而言,少花钱看好病,这是医生最实在的承诺。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病患者如果住院治疗的话,平均每个病人要花销在四千元以上。而如果能在门诊治疗的话,大概只需三四百元。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经济条件,能在门诊治疗的,乔良尽量帮助她们在门诊解决全部问题。
   能用便宜的药治好的,坚决不开昂贵的药。患者因经济困难而一时拿不出钱,他就先垫付医药费。今年11月初,一位乳腺癌术后患者来复诊,乔良建议她做进一步检查。患者面露难色。原来,由于走得匆忙她没有带够钱。治病要紧,乔良立即掏出100元钱给她垫上了。后来,这位患者特意写来了表扬信说感谢一位非亲非故的医生对一个普通患者的慷慨解囊。她说她遇到了一个好大夫。
   能让患者说“好”的医生不仅仅是要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能够帮助患者驱除身体上的疾病,还要在疾病预防保健上做好健康宣教,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帮助。
   为唤起老百姓对乳腺病的高度重视,并能掌握如何预防知识,乔良自费千余元制作了大量的有关乳腺病保健常识的宣传板、宣传单,亲自动手设计了附有保健知识和充满了温馨祝福的病历,送给每一位就诊的患者。针对乳腺癌的遗传特点,乔良还自己设计制定了病人档案,为乳腺癌病人及其姐妹或母亲建立档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打电话了解这些家庭的身体情况,帮助她们病人早期发现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
   为减轻手术过程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反应。乔良自费购置了VCD机、音响、音乐光盘等,模拟心理治疗的“音乐疗法”,在术中为患者播放轻音乐,使她们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治疗,有效地减少她们的精神压力。一位曾经因为害怕手术差点耽误了治疗的患者说,她这一辈子最怕就是手术了,因为手术室和手术过程给她的感觉就是冷冰冰的、血淋淋的,但是没想到,现在的手术可以这样舒服。当耳边一段舒缓轻松的乐曲响起,紧张的肌肉很快就放松了下来,恐惧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不觉中手术就结束了。
    此外,乔良还推出了为手术后患者代送病理标本,为外地患者免费邮寄病理报告等便民服务。
  “你们的乳腺病特色门诊的服务水准是全国一流的”,前不久一位远在上海慕名坐飞机赶来看病的病友特别这样对乔良说。
司海波:用“心”的好医生
    聪明的医生会用“心”。199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的青年普外一科医生司海波,正是凭借着一颗为医者的仁爱之心,令患者不仅对他医术“有信心”,住院治疗能“放心”,而且出院后还舒心。
    以爱心换理解。在司海波看来,只要有了爱心做底蕴,完全可以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一次,在抢救一位高龄重症的胰腺炎患者时,患者的儿女见经治医生是个年轻人,因缺乏信任,竟然出言不逊:“我父亲要是治不好,你们今后就别想安宁!”司海波没有因此退缩,而是主动找老人的子女进行交流,还结合病情及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了最佳的手术方案。术后主动守了老人一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尽管老人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儿女再也没说过一句怨言,反而感谢说:“是你的关爱,让我父亲走的安然。”
   以耐心换信心。在与患者的沟通中,司海波坚持用真诚的态度,耐心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诉说,不厌其烦地回答提问。对于患者不易理解的话就多解释几遍,重要的事项就多交代几回
    以细心换温馨。一次,为一个遭受家庭暴力的患者诊治时,司海波发现患者只是面部受了轻伤,但看起来却焦躁不安。在问病史的过程中,他注意到患者的目光总是瞟向热水瓶,马上意识到:患者可能口渴了,马上为患者倒了一杯热水;在为患者查体时,他习惯性地把双手插到自己的脖子后暖了暖才为患者查体。没想到就是这一杯热水、一个暖手的动作,竟然让患者感动得哭了起来,从此认下了“海波”这位好大夫。
   以责任心换知心。患者入院后,司海波尽量与患者及家属多交流、多沟通,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对所患疾病的认知水平、对医学术语的理解能力、对治疗的期望值等信息,有的放矢地为不同的患者开出不同的“药方”。一位患者曾托人说情,想使用进口的“罗氏芬”药物,但司海波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帮他选择了国产的“头孢派酮”,药效基本相同,但药价却相差很大,每天可节省药费300多元。可患者却认为大夫不给自己用好药,心里有些不满。没想到出院后不久,他特意打来感谢的电话:“罗氏芬”是自费药!幸亏司大夫劝阻我,如今药费全报了! 67岁的褚大爷因患急性重症胰腺炎急诊入院,当时已经生命垂危。司海波了解到大爷的五个子女家庭条件都不是太好,不忍让他们因父亲有病而致贫,尽管当时他们坚持说只要能救治父亲,多少钱他们都肯花,司海波还是精心优选了一套既省钱又适用的治疗方案,为了帮大爷一家省钱,司海波在大爷基本好转的时候,又将其转回了当地医院继续治疗。
王满庆:守卫生死的临界点
     守卫在心脏监护室这个生死临界点上,作为监护室副主任的王满庆对于生命的理解常常带有哲学的色彩。他讲技术可以成为治病救人的工具,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和人的感情来比毕竟有一些冷冰冰的。他总是怀着对于生命一种超乎寻常的尊敬和对患者一份来自本性的关怀来守卫着一个生死之间的临界点。
    在监护室里的患者,生命已经变得非常脆弱,一个很小的疏忽就可能把他们送走,因此,王满庆对于患者总是十分细心,特别注意治疗方案的每一个细节。2006年5月,患者任先生遭遇车祸锁骨骨折,就在创伤慢慢恢复的时候任先生右膝关节疼痛难忍,在某医院被诊断为关节滑膜感染并进行了抽夜治疗。可是谁知道,就是这个诊断差点要了他的命。由于抽液造成了细菌感染使任先生患上了败血症,肝肾功能衰竭导致深度休克,被转送到王满庆的监护室。接诊时,患者的血压高压只有70了。败血症是因为血液中遭受了细菌感染,需要抗炎治疗,但是患者肝肾功能出现问题,抗生素的选择就十分棘手。最后王满庆采取了一边进行关节对穿引流消除感染,另外进行连续床旁血液过滤,把身体里的炎症因子彻底滤掉,使身体内环境尽快恢复平衡。在患者静脉补充营养情况有所好转之后,采取了肠道供给营养支持的做法。在王满庆精心治疗之下,一周后患者肝功恢复正常,一个月之后肾功能恢复走出了监护室住进了常规病房。
   监护室的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在监护室成立时院里基本管理制度之上,王满庆又进行了10余项的制度补充,其中包括ICU的准入制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以及患者知情同意制度,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端自费药物的使用,患者有创救治行为的创口状况以及选择检查项目等等问题都确立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和办法。同时针对患者担心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生活细节照顾担心,王满庆特聘用了6名护工负责患者大小便,更换体位以及一些生活细节的问题,能够尽力像家属一样照顾患者的生活问题。这样一则免除了患者的担心,二则避免了患者家属进入监护室产生感染等问题的出现。    
    2005、2006年两年间创造了收治病人2000余例死亡人数不足100人的重症监护佳绩。这个成绩足以让国内同行瞩目。但是对于这个成绩,王满庆十分冷静。他说只要有患者在这里走掉,他的工作就有提高的空间,对于这一点他都回去努力的。
    李和翠:为生命护航
     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 面对着那些生命垂危的患者,在经历了无数次生死关头的救护和收获无数次感动的同时,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医院心脏监护室护士长李和翠如是说。
监护室的病人多是心脏重症或是处于围手术期,因此要求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必须是一支快速反应、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队伍。作为心脏监护室的护士长,李和翠不仅以身作则,更是通过强化科室管理工作,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努力为心脏疾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2月,监护室里收治了一位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入院前2天未排大便,医生给病人使用了通便药。结果还是未解出,病人疼得满头是汗,李和翠立即取来凡士林涂抹在病人肛门周围,用手将滞在肛门的粪便一块一块地抠出,病人终于轻松了,痛苦的脸上泛出微笑,而她却跑到洗漱间呕吐了起来。
    一位因术后并发症久卧病床,家属不愿服侍而失去治疗信心的老人,在监护室治疗期间,李和翠不仅带领姐妹们认真仔细做好病人的术后护理和翻身、通便、敲背等生活护理,而且耐心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宣传健康教育,以亲情感化病人,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直到康复出院,事后病人家属说:“当时我对医院能不能治好老人的病没有信心,是你们亲人般的护理感动了我们……”
    护理工作说到底是对人的理解和呵护。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因病情危重、病程长,多存在焦虑、烦躁等心理,而情绪不稳定又加重心脏负荷,因此需要护士在工作中要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监护病房里,一些病人由于气管切开不能说话,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上可以感受他们的恐惧和不知所措。面对病人的烦躁与不安,李和翠每天都要不厌其烦地讲解呼吸机的各种参数及其构造原理,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不正常的,强调做什么是对他有利的,做什么是不利于身体康复的。不断地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极度衰弱、无气力说话的病人,李和翠会耐心地通过手势和表情与他们来交流。一位手术后的患者说,当他在死神的掌控中挣扎出来的时候,是李和翠的微笑温暖安慰了他,让他恐惧的心安定了下来。
    在将“爱心”奉献给病人,在为患者付出关爱的同时,李和翠也从患者身上得到了快乐和尊重。来自肇源的小凯,治好病回到了家乡,跑到附近的草原上、山坡上,亲手采下野菊花,晒干后寄到监护室,并在信中说:“花儿,代表我这颗永远感激不尽的心。
李颖:做护理战线上的技术尖兵
    作为一名急诊急救前沿阵地的哨兵,李颖,这名年仅27岁,看上去年轻而又普通的护士用自己丰富的急诊急救知识、娴熟的技术操作配合医生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濒危患者的生命,她在付出中提升着技能,在磨炼中收获着快乐,在奉献中体现着价值。先后荣获局“技术能手”,市“优秀护士”以及澳门新葡亰_任你博-娱乐官网:集团“优秀职工”、“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担负着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这就需要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士要判断准确果断、反应敏锐迅捷,短短几秒钟的快速反应就可能够挽救回患者终生的幸福,为了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急救技术,李颖经常虚心地向医生请教,拜经验丰富的护理前辈为师,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急诊急救知识,反复琢磨、演练各种技术操作,当同伴们在房间里欣赏音乐的时候,她经常在灯下学习到很晚,当别人聊天逛街的时候,她常常出现在科里,出现在抢救队伍中。就这样,她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飞跃,很快在急救护理同行中脱颖而出。
    今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正是李颖值夜班,凌晨时,急诊科来了一位五十多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发性骨折、创伤性休克伴血气胸的患者,由于病人失血过多,已处于休克状态,血管看不清摸不着,给静脉穿刺带来了很大困难,而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是抢救患者的当务之举。她凭着以往丰富的抢救经验,结合扎实的理论基础,仔细辨认着患者的血管走行方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静脉留置针大号针头,一次穿刺成功,动作干净利落,为患者的抢救工作赢得了非常宝贵的时间。
    今年8月,李颖迎来了参加工作以来的又一次挑战——参加省卫生系统护理技能大赛。作为大庆市三名参赛护士代表之一,她深知这次比赛的重要性。为了能够专心练习,李颖两个多月吃住在医院,每天对着模型一遍遍地模拟练习,不断地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了合理利用时间,她自制了许多小卡片带在身上,连走路的时间也不放过。由于每天熬夜到凌晨,再加上精神压力,终于不堪重负,开始出现心慌、胸闷,胃痛的老毛病也犯了,还有几次因为低血压晕倒在训练场上……梅花香自苦寒来,凭着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执著的追求,在比赛中李颖沉着、冷静地应对每一个项目的比赛,操作和理论水平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获得了省卫生系统护理技能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并代表全省参赛的71名选手向省领导做了汇报表演。
张秀云:打造清洁的天空
    张秀云,现任康达服务总公司物业公司副经理,主管保洁服务队的日常工作。
    管理要抓住关键,就抓住了成功的主动脉。张秀云深谙此道。刚到保洁队,对她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每天早来晚走,巡视门诊、病房以及涉及保洁任务的每一处。每走一天,到了晚上常常是腰酸背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综合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她听取各方面的建议,结合自己已具备的ISO9004质量管理标准的管理理念,编写了《保洁服务队管理手册》,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北京几家医院的管理模式,推出了“报站式服务”, 本着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将导诊电梯人员的文明用语整理筛选,总结规定出适合应用,便于操作的28条文明用语,并配合标准礼仪动作,层层报站,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表率作用不是挂在嘴上的华丽辞藻,是干出来的。张秀云如是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她以身作则,事事主动走在前面。只要下雪了,便早早来到医院,组织职工清理积雪。不只是指挥职工,而且自己亲自拿着铲雪工具一道扫雪。心中只存着一个想法—给病人带来方便,给医护人员脚下扫出干干净净的路。无声的行动胜过说教,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感动了职工,使职工渐渐地向她打开了心扉,主动向她靠拢。
   工作中始终把关心职工生活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解决。看到电梯导诊班的同志们整天站着,中午只能躺在光板的长条凳上休息。当她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马上为她们配备了褥子,到库房找了淘汰的长椅子,让她们中午能得到片刻的休息,休息好了,下午上岗才会有精神。一次去北京学习,到超市看到了比苹果大不了多少的热宝,想到了导诊员这些女同志们,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些背回了大庆。通过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职工们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工作质量有了很大的变化。
    她将为患者和医护人员营造一片整洁的天空!
宋传军:服务一线勇于攻关
   宋传军,康达服务总公司圣康公司副经理、高级工程师,担负着集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的重任。在“基础服务年”活动中,他以服务临床为己任,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本领,扎扎实实为临床办实事、解难题,忠实践行着医疗战线“幕后兵”的神圣职责。
    医疗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诊疗水平。为了走在设备维修技术的前沿,实践中,他从设备资料上学,从维修实践中学,从专业领域文献中学,从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性能、原理及各种维修常识入手,一点一滴摸索实践,一步一步提升技能。特别是于1997年和2001年分别考入哈尔滨船舶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系统学习了机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先后获得了硕士学位、学士学位,使自身在理论上、经验上有了澳门新葡亰的储备,为实现“一岗精、二岗通,三岗能”的目标奠定了基础。经其手修复的设备修复率达到95%以上,医疗设备的各使用科室都给予了良好赞誉。
    目前,集团过稳定期的设备每年增加15%,满负荷工作使设备疲劳程度增大,故障率相应增加了25%。同时,由于80%设备无维修技术资料,给维修工作造成很大不便。为了保证临床正常诊疗,他和同事们不等不靠,刻苦攻关,有力地支持了临床和检查科室,为医院节省了大笔资金,也为广大患者赢得了宝贵的诊疗时间。
    医院物流系统安装已近5年,系统每年的保修费用就达17万元。面对巨额的费用,他与同事们决心自己摸索实践,为医院省下这笔钱。经过近一个月奋战,他们不但攻克了技术难关,而且还重新调整了系统,消除了产生故障的每个隐患,降低了故障报修率,确保了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
    作为一名设备维修工程师,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只要临床和患者有要求,宋传军就要冲在前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一次,龙南医院CT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开机,院方非常着急。为了兑现限时服务承诺,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他放弃外出学习的机会,带领6名工程师赶赴现场,查阅了大量技术资料,经反复测试,解决了5处电路板及线路连接的故障,重新安装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使瘫痪的CT又重新恢复了正常。在抢修过程中,他和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奋战两天两夜,没花一分钱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为医院节省了厂家出工费和维修费数十万元。
    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前者对他来说远远重于后者,甚至在孩子住院时,他还为全力抢修医疗设备,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忙碌着。面对付出,宋传军无怨无悔。他认为,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是自己的天职。